新闻&活动

清华大学牵头制订的黄芩药材标准项目获ISO国际立项

三月 03, 2020
在本次万众抗疫,共战时艰的特殊时期,清肺排毒汤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治疗由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组方合理,性味平和,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也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黄芩以其出色的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位列清肺排毒汤的21味药材之中。

黄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是我国临床使用悠久的中药材大品种,现以家种为主,产量占总产出量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山西、甘肃等四大产区。近年来,全国黄芩出口海外约380吨,成交额达1300万美元。其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之效,主要用于湿热证,主要活性成分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癌和神经保护作用等。
2月29日,从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处获悉,由清华大学药学院/中药研究院尹航教授团队牵头、联合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新项目《中医药——黄芩》国际标准,得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荷兰、西班牙等14个成员国一致投票支持,正式获得ISO/TC249国际立项,目前已正式进入ISO标准制定程序。预计未来3年内,黄芩国际标准将出版。
本次国际标准的成功立项,打开了我国黄芩标准走向国际的大门,为我国黄芩药材以及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开辟了道路。未来,清华大学中药研究院还将继续积极地参与中医药国际化工作,在进一步加强创新性传承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纳现代科技成果,在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持续地在抗菌、抗病毒、抗炎等相关中药材的研究方向上持续发力,在海内外各大国际会议上推介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使国际社会能够认识、应用中医药。
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简称“ISO”,是一个由全球各成员国国家标准化机构组成的世界范围的联合会,现有161个成员(国家/地区)。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形势的推动下,2009年ISO总部批准成立了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为ISO/TC 249,英文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由中国承担秘书处,秘书处设于上海。ISO/TC249发展至今已有40个成员国,设有7个工作组,主要从事中药原药材与传统炮制规范、中药制成品、中医医疗设备、中医药术语和信息等中医药领域的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方面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在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道路上,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发布有助于确保中医药质量与安全,促进中医药国际贸易,造福全球民众。

黄芩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中药研究院技术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