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为了提高校园内应急救援的保障和水平,充分保证全校师生健康、安全,今年启动了“校园PAD计划”。清华著名校友徐航捐赠的341台AED设备已完成安装。为响应学校号召,2019年5月30日,清华大学药学院举办了“心肺复苏急救普及讲座和急救资格认证”培训,面向药学院和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的老师和同学们。学院领导非常重视此次培训,药学院党支部书记刘清飞老师在培训开始做了动员讲话,强调了此次培训的重要意义,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习和训练,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培训能掌握一项重要的技能,在关键时刻能挽救别人的生命。刘老师和张雅娟老师都报名参加了全程培训,并认真参与训练,通过考核,被培训老师称为满分学员。此次培训从上午8:30进行到晚上21:00,有90余人报名参加,其中有69名老师和同学通过考核获得全球认可的Heartsaver拯救心脏资格证书。
本次培训非常荣幸邀请到吴建医生和郑冰、段红梅老师,他们都是志愿者做公益培训。吴建医师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是急救普及和公共AED项目), 是清华校友、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心唤醒”基金联合发起人,深圳市星火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推广协会发起人,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心脏科医生。吴医生和他的团队近两年在清华深研院和清华大学为多个AED项目落地进行了相关培训,得到广泛认可。
培训过程中,吴医生他们详细讲解了心脏急救知识及其他意外急救知识与技能,指导大家进行了现场模拟急救训练,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演练相结合,让学员们快速、准确的掌握了心肺复苏方法以及AED的使用方法。
培训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这个培训太有意义、太重要了,收获非常大。准确掌握急救技能,在遇到突发急救事件,及时伸出援手,为挽救别人的生命竭尽全力。
掌握AED的使用非常重要,AED全称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但要经过严格培训才能准确使用。除颤仪有别于传统除颤器,它可以经内置电脑分析和确定发病者是否需要予以电除颤。除颤过程中,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 1 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而且心源性猝死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但是这类猝死病人的黄金急救时间只有5-10分钟,超过10分钟的抢救存活率不到1%。当发生心源性猝死(SCD)时,唯一的救治手段是胸外按压+心脏除颤,及时除颤是迄今公认抢救心脏猝死的最有效方法。
用AED急救不会带来法律责任。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专门对志愿救助他人造成损害时的责任问题作出了规定。依据该法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群共安装8台AED,具体安装位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