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活动

清华大学药学院鲁白教授团队揭示自闭症新机制,并据此开发出新型动物模型

五月 22, 2024

最新科研速递

鲁白团队揭示自闭症新机制并据此开发出新型动物模型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源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织引起的大脑发育障碍,其核心表现为大脑神经突触的结构与功能异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前体蛋白proBDNF和酶切后的成熟蛋白mBDNF,分别起着阴性(导致细胞死亡与突触萎缩)和阳性(促进细胞存活与突触增强)作用,在神经突触发育中至关重要。

基于“BDNF阴阳学说”,鲁白联合团队通过模拟proBDNF酶切障碍,促使脑内proBDNF增高,mBDNF降低(即proBDNF与mBDNF比值升高),制作成功ASD小鼠模型,该模型在突触损害和行为缺陷方面表现出与人类ASD相似的特征。

进一步研究揭示,ASD儿童血浆中proBDNF与mBDNF比值也异常升高,提示大脑内proBDNF向mBDNF转化的过程存在问题。这一发现为ASD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对监测疾病进展和评估药物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

背景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早发型神经发育障碍。ASD患者呈现出的三大核心行为:首先,社交互动困难,难以领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其次,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受损,语言理解力低下或语言发育迟缓;再者,重复和刻板的行为,如重复某些动作、物品的特定排列方式,以及对环境变化的过度敏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ASD患病率已飙升至1%,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若未能在早期得到恰当的干预,可能导致终身残疾,对他们的身心健康、社交能力、学习能力、日常生活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影响极大。许多ASD患者在成年后,欠缺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不得不依赖于长期的照顾。这不仅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迄今为止,尚无有效药物可以治疗ASD。

遗传学研究表明有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ASD,但绝大多数ASD病人的病因不清,也没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已知与ASD相关的突变基因有:脆性X综合征中的FMR1基因、Phelan-McDermid综合征中的SHANK3基因,Angelman综合征中的UBE3A基因,等等。尽管这些基因突变导致的ASD病人占ASD病人总数的比率不高,但这些突变基因的共同之处是都导致神经突触(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节点)的结构与功能异常。  

不少科学家根据上述基因突变构建了不少动物模型,但这些模型都不能代表最为常见的非基因突变型ASD。有意思的是,这些动物模型几乎都存在突触缺陷,如突触数量的改变、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受损等。这些发现提示:大脑神经突触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很可能是不同种类ASD发病的共同因素。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被认为是ASD发病的潜在诱因。例如,孕期感染、药物使用等环境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神经突触的发育和功能,进而增加ASD的风险。这些因素本质上可能也是通过引起大脑神经突触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从而导致ASD的发生。


研究

成果

undefined

2024年5月18日,清华大学鲁白团队,携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杨锋团队和日本金泽工业大学Kojima团队,在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在线发表题为 “Inhibiting proBDNF to mature BDNF conversion leads to autism-like phenotypes in vivo” 的研究论文,提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酶切障碍,导致神经突触结构与功能异常,在ASD发病机制中的起核心病理作用,并基于此构建了一个新的ASD动物模型—BDNFmet/leu小鼠模型。  


研究

内容

undefined

鲁白教授通过深入研究BDNF在神经生物学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BDNF“阴阳学说”(Lu, 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 2005),即proBDNF引起细胞死亡,突触萎缩;而mBDNF 促进细胞存活,突触增强。他们与Kojima团队合作,通过改变酶切位点的氨基酸,抑制了proBDNF酶切,导致脑内proBDNF显著增加,mBDNF减少。通过此原理构建的BDNFmet/leu小鼠模型,表现出与人类ASD患者相似的突触损害、社交行为缺陷,重复行为,刻板行为。

与先前的模型相比,BDNFmet/leu模型小鼠展现出与ASD密切相关的病理表型,包括神经细胞树突复杂性降低、未成熟棘突增多、成熟棘突减少、突触蛋白的变化、突触传递的减少以及突触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的损害。这些表型在先前的模型中很少见,提示proBDNF和mBDNF蛋白比例的改变,导致系统性突触损伤,可能是ASD发病的关键,而非Bdnf基因的改变。  

鲁教授和同事们观察到,BDNFmet/leu模型小鼠的行为缺陷与人类ASD高度相似,表现为社交障碍,显著的重复行为如不断地转圈,和刻板行为如“凝视星星”的,这与ASD患者的“自我刺激”行为相似。这种刻板行为在ASD儿童中尤其常见。BDNFmet/leu小鼠的构建,为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ASD动物模型。

杨锋教授和其合作者们发现,患有ASD的儿童血浆中,proBDNF与mBDNF之间的比值显著上升,这可能反映了病人大脑中proBDNF向mBDNF的转化过程存在缺陷,proBDNF的增加和mBDNF的减少都会造成突触结构和功能受损,进而引起一系列ASD的行为表征。此外,这一发现还预示着,血浆中的proBDNF和mBDNF的比值或许能够成为ASD的生物标志物,为监测疾病的发展状况以及评估药物疗效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undefined


研究

结论

综上所述,该研究深入探讨了proBDNF酶切障碍导致脑内proBDNF显著增加、mBDNF生成显著减少的现象,并据此提出了ASD发病的新机制。该研究不仅提供了基于“蛋白修饰而非基因突变”的突触病变导致ASD的新思路,还为监测疾病发展以及评估药物疗效提供了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有理由相信,这一研究将促进ASD治疗方案的进一步精准化,并为医学界在ASD领域的深入研究开辟新的路径。

鉴于ASD尚无特效药物根治,深化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且紧迫。这不仅有助于实现早期筛查、诊断与干预,还能优化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为开发精准药物策略奠定坚实基础。




该研究的主要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鲁白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日本金泽工业大学Masami Kojima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杨锋教授担任了第一作者。郑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朱长连教授团队和中南大学湘雅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的夏昆教授团队提供了ASD患者的血样和临床数据。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4-02595-5